《现代中医药》
中国当代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在中国特色生活美方面下功夫,让美和审美及其艺术实现满足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中国古代视中原国土为地域之中,故称中原之国为中国,因此,“中”又成为了“中国”的简称,中文、中医、中药、中装、中餐、中式等词语显示出语言、医药、服装、餐饮等方面的“中国特色”,它们都昭示中华民族儿女一定要以自己民族的独特长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文化贡献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珍宝,也为中国人民的小康生活增添光彩。了解一些基本生活方面的中国特色及其生活美,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生活,又能够促进中国当代美学在理论结合实际之中发展,让美学成为创造中国特色美好生活的精神指南,让美学理论充满生活的气息,也让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充满审美情趣和艺术韵味。
一、中医药与生活美
中医、中药是中国医学、中国药学的简称,也可以合称为中医药或者中医药学。它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不断与疾病斗争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中国医药学的宝库。
相传大约距今约4000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神农氏时代就已经有了中医药的尝试和探索。“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务修训》),反映了早在原始社会,中国先民对天然植物的药用性能已经有所认识。而体育疗法和针灸疗法的起源,也都在石器时代。”[1]660夏、商、周三代,开始出现从事医疗的职业。商代医与巫不分家,称为“巫医”;西周巫医实行了分家。《周礼》“医师”列于“天官”。《周礼·天官·医师》云:“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视胝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脏)之动。”说明五行学说在周代已被应用于临床实践。[1]660
2000多年前战国至秦汉时代出现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包括了中医学的主要内容:阴阳五行学说、精气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运气等。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据此将人体当作一个阴阳二气交互作用和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相克,表征为“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藏象,全身气、血、津、液运行通畅,遍体十二经络勾连相通,天地精气所化生的,气、形、神的统一整体。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气血津液运行紊乱、精气断绝就会致病,中医郎中(医生)就会通过望(观气色)、闻(听声息)、问(问症状)、切(摸脉象)“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明疾病的原因、性质、位置,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查出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疾病过程中邪气与正气相互斗争、相互消长的状态,从而得出疾病名称,归纳出证型(由不同病因所引起阴阳气血不同变化而导致人体的不同疾病状态),依据辨证论治原则(辨别具体病症,确定治疗方法),制定“汗(发汗)、吐(催吐)、下(攻下)、和(和解)、温(温热)、清(清凉)、补(滋补)、消(消导)”等治疗方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中医药手段,对症下药,综合施治,使人重新达到人体阴阳调和、精气复原的健康状态。因此,中医治疗一方面着力于调节、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另一方面使用药物缓解和防止病情恶化,尽可能激发病人自身的生命活力,以最大限度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学恪守“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哲学观念,辩证处理人的生命活动和疾病发生规律与自然界各种变化和人体适应环境条件的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治疗同一种疾病。中医药学还坚持人体阴阳二气、五脏六腑、不同部分、各种器官的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互转化的阴阳五行整体观,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治疗方案,采用“治本为主,标本兼治”的治疗方案。中医学的治病理念,不仅注重治疗已病,而且更加注意治理未病,注重“防病为主,防治兼顾”;同时,它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人类达到《黄帝内经》所提出的真人、至人、贤人、圣人的境界,因而尤其重视养生之道和强身健体方法。
中医药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基本成型,医学与解剖分科,已经采用“四诊”以及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气功外气导引疗法)、布气(气功内气散布疗法)、祝由(巫祝符咒心理疗法)等治疗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曾经治疗晋大夫赵简子、虢国太子,在邯郸做过妇科医生,在雒阳当过眼耳鼻喉科医生,在咸阳做过儿科医生,发明了号脉技术,被人们称为“神医”,相传著有医书《难经》。《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同时记载西汉时期的名医淳于意,临淄人,因曾任齐太仓长,又称“太仓公”或“仓公”,曾拜公孙光、公乘阳庆等名医为师,学习黄帝、扁鹊的脉术,传承“四诊”,他拒绝为权贵治病,长期在民间行医,仓公是目前已知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创用“病历”的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记二十五个病例,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病史记录。仓公与张仲景、华佗并称汉代三大医学家。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心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与医药相关的称号。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汗、吐、下、和、 温、 清、消、补),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熔理(原理)、法(方法)、方(验方或处方)、药(中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东汉末医学家华佗游医四方,悬壶济世,为民祛病,被称为“神医”。相传他曾著作《青囊经》,可惜现已失传。他创立的“五禽戏”至今仍是我国传统的健身体操,《三国演义》记载他曾经为关公刮骨疗伤,为曹操开头颅治头风病。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尤其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技术。“药王”孙思邈是一位医德高尚的道士,重视养生,济世活人,被供奉于许多道观的“药王殿”。他避乱世于秦岭太白山中,拒绝应召国子监博士。他翻深山越老林,采集中草药进行研究,走访、记录、积累民间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收集5000多个药方,最终写成《千金要方》,流传后世。公元659年他主持完成了《唐新本草》,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朝以后,中医药、中医药学著作不断大量流传到高丽(今韩国和朝鲜)、日本、中亚、西亚等地,影响深广。宋朝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中医药学分科日趋完备,并且出版《图经》,统一了中医针灸的穴位和技法,逐步消除了辗转传抄所导致的穴位、针法的混乱。金元以降,中医药开始没落。明清以后,中医药复又中兴,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经方派是基于中医四大经典的中医药流派,它以《黄帝内经》为生理、病理基础,以《神农本草经》为药理基础,以《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六经辨证为处方思路,加减应用经典处方治疗疾病,所以叫做经方派。时方派,又叫温病派,它是以《温病条辩》为学术基础的中医药流派,它认为“南方无伤寒”,从而放弃学习《伤寒杂病论》,治病主要使用温和药物,不以经典处方为依据,而主张与时俱变,所以被叫做时方派。实际上,二者作为中医药的派别,没有根本区别,只是某些具体主张不尽相同,应该说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今人应当取各家所长,去各家所短,批判继承中医药传统。明代出现了“药圣”李时珍,是明朝和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历经27年艰辛,著成《 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是中医药本草学集大成的著作,对后世中医药学和博物学研究影响深远,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另著有《濒湖脉学》,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