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医药

综合新闻

李可:发现张仲景老方子不好使的原因,证实中

来源:现代中医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21

众所周知,现在中医很难治大病、大病、急症,几乎沦为慢效保健药。但古籍记载,中医几乎无病,可达到“鼓之效,覆杯而愈”。一杯茶即可治愈,效果立竿见影。

那么,究竟是古人夸大了功效,还是现代药材缺乏强烈的“天地灵气”?山西中医李可以用他的一生实践证明,不是中医不好,而是中医的传承有问题。只要找到正确的路径,中医就可以治疗重症、重症、急症,甚至可以治疗很多西医无能为力的疾病。


01:找到张仲景老方不好的原因

李可不是学过中医,而是自学成才,却是这样一位“赤脚医生”,发现了中医传承的致命缺陷:张仲景治过无数病,后人为何不用他的老方子治病有效果,还是效果不明显?

根据中医经典,治疗心力衰竭、肺衰竭、肾衰竭等疾病需要附子。由于附子本身是有毒的,所以在开药时要慎重。现代医书根据古医书推荐每剂3-15克。在治疗过程中,李克用了9克、18克、30克的附子治疗了6个病人,但没有一个能治愈。然而,患者可以用30克活得更久。

1962 年,李克 32 岁那年,他治疗了一位患有心力衰竭的老年妇女。那时,家人没有希望,开始准备葬礼。结果儿媳有些糊涂,于是将李可凯的三种药一起熬煮,附子总量变成了45克,三小时之内就给了老太太。吃下去吧奇迹发生了。那天晚上老太太醒了,第二天老太太的儿子来找李克开了些药。


这件事让李克意识到,中医传承的致命缺陷之一,最有可能是剂量问题。之后,李克查阅古籍,发现早在宋代,古人就曾怀疑过经方的用量。宋代徐树伟(《普济本事方》、《伤寒九十论》)、寇宗双(《本草》)、《炎夷》等曾有论述,但因缘由有时,它无法解决问题。

1981年,考古发现的汉代权衡取舍,验证了李克的猜测。砝码是称量土墩,天平是称量杆。称重的本义是称量物体重量的仪器。 根据考古发现的称重计算,今东汉每斤重220克,一斤16两,东汉一两13.75克,但“李时珍” 《本草纲目》定汉代一二为明代(3g)两者相差近五倍。

李克:“为什么伤寒论的方子对后世没有效果,是因为药量不够。在此之前,因为药量没有掌握好,6个人没能救活. 从那以后,它一直通过我的手。接受过心力衰竭、肺衰竭和肾衰竭治疗的患者都没有死亡。”

张仲景用老方治病无数,但后世减药五倍后,又怎能保证疗效,又怎能治大病、重病、急病?


02:一生用5吨附子,瞬间治愈无数重病

如今,中医被诟病三点,即反应迟钝、大病难治、易中毒。然而,李克却用中医治疗了无数危重、危重的疾病。

2004年,《中医思维》作者刘立宏向李克推荐了青岛的一名乙肝患者。这个病人很糟糕。家属很多死于肝病,年龄都在50岁以下。李克让病人做肝功能检查后,根据病人的情况开了两种药。拿下之后,各项指标都急剧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

李克晚年在广东教书,曾在广州遇到一位70多岁的心力衰竭老人。当时西医无奈,下发了危疾通知书。家人找到李克试一试。结果用破格救心汤(主药是附子),3天后病人就可以下地了。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感表示,过去中医被视为“慢医”,但李克让大家改变了这种传统印象。可见,古籍中记载的中医疗效“如鼓似鼓,覆杯而愈”,这并不是古人的吹嘘。


附子有毒,慎用,但在李克看来,附子是纯阳之品,其毒性是救命丹药。它可以治疗许多危重和严重的疾病,但需要补充。有毒的甘草,“我这辈子用过5吨以上的附子,治疗过10000多个病人,我用在人身上,没有看到中毒的案例。” >

李克:“中药中毒事件多是患者没有经过中医诊疗,盲目按照西医思维吃中药,是对中医的无知造成的。中医治病是治病,不是营养。不然为什么要请医生?”

也就是说,中药中毒事件的原因不是中药的问题,而是医生的问题。有懒惰和愚蠢的因素,是医生水平的问题。能不能用西医的思维指导吃中药,能不能没有问题?在治疗重症时,李克的中医方法几乎是万能的。为什么很多医生做不到?毕竟不是中医不好,而是医生水平不够。